河北產業電商如何打好“特色牌”
近兩年來,我省電子商務產業狂飆突進,對于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引擎作用日益凸顯。2013年,全省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7514億元,網絡零售交易額達到723億元,2014年這兩個數字分別突破1萬億元和1000億元。
走差異化電商發展之路,“河北現象”令人矚目
近年來,我省大力發展產業B2B(企業對企業),中國搜絲網、萬戶通箱包網、沙河玻璃交易網、辛集國際皮革城網、清河百絨匯等60余個縣域特色電子商務交易平臺,已成為全國響當當的產業電商品牌,知名度、影響力逐步擴大,對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的推動作用日益突出。
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,我省電子商務發展的“秘籍”就是打好“特色牌”,具體表現在大宗商品交易平臺、縣域特色交易平臺和特色單品交易平臺三種平臺的建設上。河北鋼鐵電子交易中心、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、河北農產品電子交易中心等7個交易平臺已初具規模,行業優勢顯現。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動力煤價格指數,已經成為全國煤炭行業價格晴雨表。河北慧聰網建立起基于縣域特色產業基礎上的河北產業帶100個,已經有5000個產品上線交易,年實現網上銷售50億元。此外,我省還圍繞一縣一業一品的發展思路,打造特色單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,遷西板栗網、平泉活性炭網、圍場馬鈴薯交易網等100多家單品電商平臺上線運營。
我省以優勢行業、特色產業為主導,打造具有河北特色的產業電子商務平臺,走出了一條與其他省市不同的產業電商發展之路。我省這種差異化、錯位發展的電商發展模式,被商務部領導和業內譽為“河北現象”。
“河北電商”人才、資本瓶頸亟待突破
雖然我省電子商務得到較快發展,但由于起步較晚、規模較小,對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、助力縣域經濟騰飛的作用還偏弱。與發達地區比,我省電商產業仍然存在產業覆蓋面不足、高端人才匱乏等突出問題。
我省電商對傳統產業的覆蓋率還較低,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帶動力還不是很強。據河北省北方電子商務研究院調查,我省355個年銷售超過億元的特色產業集群,絕大多數還沒有實現網上交易。鋼鐵、水泥、煤炭、化工、裝備制造等支柱產業,應用電子商務的普及率還很低。商業、旅游、文化等領域電子商務的應用水平嚴重不足。抽樣統計顯示,我省各類企業電商綜合應用率不足20%,大型企業中只有河鋼集團等少數幾家企業擁有獨立的電商平臺。
我省電子商務企業普遍缺乏資本助推和人才助力。目前,電商高端人才極其匱乏,復合型人才不足,技能型人才供需失衡,電子商務企業技術力量薄弱,制約了我省電子商務的創新發展。
我省各地電子商務體系建設也不同程度滯后,市縣兩級政府電子商務資金投入不足,有限的省級專項資金既要“撒胡椒面”,又要突出重點,難免顧此失彼。與蘇浙滬等省市電子商務每年超過10億元的電商引導資金規模相比,我省各級政府對電商投入規模偏小。
借力京津資源,打造環京津電商產業服務帶
為盡快解決人才困局,業內人士建議,河北應加大電商高端人才引進和業務培訓力度。在培訓方面,可采取政府主導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方式,依托河北省北方電子商務研究院、淘寶大學等機構,啟動“大學生村官電子商務火種計劃”、“縣域特色產業帶電商化培訓計劃”、“百萬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計劃”等。河北電商還要充分利用好京津冀電子商務協同發展機遇,積極嫁接京津兩地在人才、信息、市場、創新等方面的優質資源,加快三地電子商務實驗區推進工作。
記者了解到,2015年我省將依托廊坊、保定、張家口、承德等環首都地區,建設環京津電子商務產業服務帶,分別以電子商務產業園、孵化器和電子商務交流交易中心等方式,推動京津與河北之間的電子商務產業轉移和對接。
“與京津實現電子商務產業對接,重點是發揮河北的環京津產業、空間、成本優勢,在我省形成電子商務產業帶,承接京津地區的產業外溢、資本外溢、項目外溢、人才外溢和服務外溢,使三地要素資源形成多層次錯位發展格局。”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,環京津電子商務產業服務帶,通過深挖潛力、積極對接、創新發展,可以打造成為服務京津的電子商務產業外包服務基地。
- 上一條 上一篇:雷軍:每個屌絲都希望像馬云一樣逆襲
- 下一條 下一篇:“殺熟”模式難以持續 600億微商市場大敗退